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目 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


刘恩东 陈子豪(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主持人:项久雨)

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项久雨(16)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理路

孟维嘉(26)


数字时代专题(主持人:仲伟民)

试论信用、伦理与同行评议制度

原祖杰(37)

数字时代的同行评议:一个有待破解的悖论

——以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为中心

朱 剑(51)



政治学研究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与法律策略

徐继敏(72)



基层治理研究(主持人:陈军亚)

理解基层:治理属性与改革逻辑

陈军亚(84)

制度的弹性空间:经济发达镇治理能力的提升逻辑

叶贵仁(95)

中心工作下沉:基层治理结构的重组及后果

王 清 刘海超(108)



公共治理研究

找回治理的“人民性”:人民建议征集的价值共创与运行机理 

陈水生 罗 丹(122)

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公共服务供给范式的演进历程

王欢明 刘 馨(138)

政党统合赋能均衡治理:新型举国体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式路径

李晓飞(155)



英文摘要                                                                

(171)



文章摘要


1

中国式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

刘恩东 陈子豪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刘恩东、陈子豪:《中国式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质上是一条内生性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之中。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中华文明和平性特质,顺应时代发展主题,借鉴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在新时代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现最终目标。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的根本追求,符合中国的国际定位和国情发展阶段。最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发展路径,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践行“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路径,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和平与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项久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项久雨:《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内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当属这一历史进程的文明范畴,是民族复兴的文明表达。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特殊历史性质,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走自己的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铸就独特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特质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文明性”“历史性”相互支撑,展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意蕴。从“文明蒙尘”的历史处境,到“文明再造”的现代化探索,再到实现“文明复兴”,中华民族对于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其复兴之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原则高度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标志,构成了伟大复兴最深层的历史意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牵引的文明形态变革进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将更为充分地显现。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积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3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理路

孟维嘉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孟维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理路》,《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现代文明是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文明结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中华文明现代性的获得不是对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解构,也不是对西方现代文明形态的复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所以成为可能,本质上是由其独特的理论、文化与实践基础所共同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同频共振的结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手段与目的、形式与实质的有机统一,必须处理好文明时间与文明空间、文明传承与文明创新、文明自觉与文明自信、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的辩证关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战略工程,要回溯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大历史”、坚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书写新时代文化使命传承赓续的“大叙事”、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胸怀”。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4

试论信用、伦理与同行评议制度

原祖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原祖杰:《试论信用、伦理与同行评议制度》,《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学术界通行的同行评议制度近年来尽管受到不少批评,但主流意见还是认为其不可或缺。而这一制度暴露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与学术诚信和学术伦理的缺位相关。信用是维系一个文明社会的根本,更是现代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凭籍。信用的缺失一方面是个人或团体诚信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意味着外部信任的缺失,具体到学术领域,表现为学术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的不信任,其结果就是各种监督、审查层出不穷,层层叠加,工作量不断放大。而要维护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信用体系,依托于各种行业组织、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社会伦理,尤其是职业伦理,就要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

【关键词】信用;伦理;同行评议;学术共同体;学术诚信



5

数字时代的同行评议:一个有待破解的悖论

——以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为中心

朱剑

《南京大学学报》编审


引用格式

朱剑:《数字时代的同行评议:一个有待破解的悖论——以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为中心》,《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近年来,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热议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对必要性的肯定和对有效性的怀疑常集于论者一身,意味着有悖论隐藏其后。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竞争与对抗加剧、国家科研投入大增、量化排行榜走红、出版商大肆介入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学术期刊平添了学术评价的基础、行政权力的依凭、商业利益的来源等新标签。面对如此变局,欧美学界的应对就是推行匿名审稿制,对内维护学术发表的公平,对外阻隔各种权力的侵蚀,与提升学术期刊质量并无直接关系。9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不尽相同的背景下,匿名审稿制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提升期刊质量、促进评价改革、改善学术生态、重建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关系,直至指望它祛除科研体制“痼疾”。但这些期望,大多是有效实行匿名审稿制必备的条件,于是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匿名审稿制悖论”——有效实行匿名审稿制的条件需要匿名审稿制的有效结果来创造。该悖论并非真悖论,只是在特定的学术生态中现身,而对匿名审稿制基本意义——看得见的公平——的遮蔽、对评判标准——提升质量抑或维护公平——的错位,造成了该悖论的无解。若能恢复其被遮蔽的意义,从看得见的公平出发,逐步改善学术生态,则有望解悖。匿名审稿制只是同行评议的一个缩影,匿名审稿制悖论何尝不是同行评议悖论。

【关键词】同行评议;匿名审稿;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学术共同体;匿名审稿制悖论



6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与法律策略

徐继敏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徐继敏:《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与法律策略》,《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拟人类思维能力,涉及法律关系复杂,治理对象具有可变性和高技术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了基本行为规范,但存在适用范围窄及强制力不足等问题,须发挥各类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伦理、行业伦理等软法规范的作用,构建软法与硬法结合的规范体系。将政府定位为技术促进者、服务实践者和行政监管机关;服务提供者对生成内容承担生产者责任,意味着产品权益归属于服务提供者,不符合产品的生成规律,也忽略用户的贡献与责任,宜赋予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用户也须承担合理使用责任。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GPT;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数字法治;数字政府



7

理解基层:治理属性与改革逻辑

陈军亚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陈军亚:《理解基层:治理属性与改革逻辑》,《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基层”是一个在实践中制度化程度较低从而常处于变动不居状态的治理层级。它随着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和渗透力量的变化而发生体制性变化,也常常在应对社会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大量非制度化的探索和创新。它既呈现出变化性的特点,也内含稳定性的特征。看似矛盾的双重特性由其实践内涵及体制本身的治理属性所决定。“基层治理”指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既共同贯彻国家目标,落实国家的公共政策;也共同制定和维护社会规范,满足社会意愿,实现社会目标。它具有国家性、社会性和中间性等多重属性。国家性指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层级,自上而下地执行国家意志;社会性指国家意志的贯彻受到社会意愿的约束和社会内生规则的影响;中间性即基于服务国家目标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基层治理在二者的张力中寻求平衡和一致性。国家性、社会性和中间性为当下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认识依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党和政府服务体系纵向到底强化基层治理的国家性;二是以社会组织横向到边强化基层治理的社会性;三是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构建解决基层治理的“中间难题”。

【关键词】基层;基层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



8

制度的弹性空间:

经济发达镇治理能力的提升逻辑

叶贵仁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叶贵仁:《制度的弹性空间:经济发达镇治理能力的提升逻辑》,《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随着经济发达镇财政实力、人口规模和管理幅度的不断增大,传统的乡镇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其发展需求,乡镇面临的权小责大困境日益突出;而经济发达镇却能把“小马”变成“强马”,以往研究未能很好地解释其治理能力为何得以拓展的逻辑。文章首先探讨了经济发达镇“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并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从科层制规定的“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制度出发,分析上级政府对经济发达镇的重视程度与资源倾斜情况,挖掘经济发达镇治理能力提升的逻辑。通过进一步探讨发现,由上级政府发起的强镇扩权改革并未完全解决“小马拉大车”的体制困境,拓展经济发达镇治理能力的努力存在一定的限度。最后,从经济发达镇争取弹性空间中的制度性资源层面提出基层治理能力拓展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基层治理;治理能力;基层政府;经济发达镇;“三定”方案;弹性空间



9

中心工作下沉:基层治理结构的重组及后果

王清   刘海超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王清、刘海超:《中心工作下沉:基层治理结构的重组及后果》,《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资源、任务与监督密集向基层社会强力输送。为了回应基层治理的需求,基层乡镇政府出现了中心工作下沉的新变化。与中心工作制相比,中心工作下沉中的权力配置、组织结构、动员机制与考评机制等都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其结果是从科层动员机制发展成为科层动员与社会动员的复合机制。基层乡镇政府中心工作下沉的新变化,展现了新时代以来基层政府面对组织任务与组织资源张力情况下的主动调适与机制创新。基层政府希冀通过动员和整合乡村资源来回应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进程,完成国家渗透的任务。然而,中心工作下沉也导致了基层形式主义的意外后果,出现“忙而不动”式执行空转、“甩锅”式任务与责任转移、“重完成轻质量”式信息汲取扭曲。

【关键词】基层治理;中心工作;治理结构;国家政权建设;形式主义



10

找回治理的“人民性”:

人民建议征集的价值共创与运行机理

陈水生   罗丹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陈水生、罗丹:《找回治理的“人民性”:人民建议征集的价值共创与运行机理》,《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在“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城市”理念的指引下,找回治理的“人民性”成为实现城市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聚焦“找回治理的‘人民性’”这一核心议题,系统考察人民建议征集的发展历程、实践创新、价值共创与运行机理。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人民建议征集以“人民性”为根本价值目标,通过汇民智、集民情、惠民生和聚民利四大机制实现了公共价值共创;在实际运作中,人民建议征集以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和治理工具的整体协同体现了治理的“人民性”,即通过政民双向互动的治理理念创新、高效联动的治理制度协同以及技术化和柔性化治理工具的融合运用,使人民建议征集成为彰显治理“人民性”的制度保障。人民建议征集研究为“人民城市”和“人民性”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解维度。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城市治理;人民城市;人民性;人民建议征集;敏捷治理;价值共创



11

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

公共服务供给范式的演进历程

王欢明   刘馨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王欢明、刘馨:《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公共服务供给范式的演进历程》,《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鉴于合作生产在面临复杂情景和多元价值诉求等方面存在解释力不足的困境,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需要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但对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的转向标准、研究内容、演进历程和原因缺乏系统性梳理。文章通过对现有国际文献研究,有如下发现:首先,根据合作生产与价值共创概念特征的梳理,可将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划分为传统模式合作生产、以用户为中心合作生产、公共部门驱动的合作生产和价值共创;其次,合作生产与价值共创研究主要涉及公平、知识共享、互动、制度、系统性等议题,二者在研究议题上存有共性与差异;再次,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的演变过程遵循同化、分化、整合的范式,经历了公共服务主导逻辑、公共服务逻辑等阶段;最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源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共创能精准定位公众的需求、价值共创可缓解以组织为中心导致的公共服务质量低下的难题、价值共创可使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由网络进阶到公共服务生态系统。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合作生产;价值共创;价值链;社会治理



12

政党统合赋能均衡治理:新型举国体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式路径

李晓飞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李晓飞:《政党统合赋能均衡治理:新型举国体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式路径》,《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5期。


【摘 要】尽管新型举国体制业已成为研究显学,但其在国家空间治理场景中的效用仍缺乏学术关注。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形势下践行习近平“区域协调发展辩证法”原创性思想的中国式路径。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特质是党的领导,其在地化运作机制是政党统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特质是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其在地化运作机制是均衡治理。赋予均衡治理政治势能、空间动能和行动效能,是政党统合驱动均衡治理的三重理论逻辑。相应地,以党中央权威统领国家空间治理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以跨区域统筹机制总揽“适配互补型”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以及以跨部门协同机制引领合作型集体行动,是政党统合赋能均衡治理的三条实现路径。作为践行区域协调发展辩证法的“政治学之思”,“政党统合赋能均衡治理”微观理论不仅捕捉到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驱动,更发掘出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空间治理效能的中国经验,但其应用力仍需要实证研究检验和支撑。

【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区域协调发展;政党统合;国家治理;均衡治理;制度优势



阅读链接

《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4期

《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3期

《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2期

《理论与改革》投稿网址:llgg.cbpt.cnki.net

           微信号 : scdxqks                   

      ●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论与改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